樓市再次做出調整 這類人需要注意啦
相比往年而言,近幾年樓市的調控力度大了很多,這是很多人看在眼里的。尤其是在房價方面,國家一次次強調要穩定房價,所以現在的房價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大漲的趨勢,開始在現有水平保持穩定了。
而房價停止大漲之后,房子的增值空間同樣也開始縮小了。因此,樓市中購房者買房的熱情也逐漸冷卻,以致于近兩年房地產市場的熱度明顯沒有以前那么高了。
不僅如此,今年年初期間的疫情對房地產市場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房產銷售量大跌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還有一部分房企甚至在1月份、2月份都是零成交的。
當然,在復工節奏加快了之后,樓市的熱度也逐漸恢復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1707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降幅比1—8月份收窄1.5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115647億元,增長3.7%,增速提高2.1個百分點。
這主要得益于樓市中購房需求的釋放,同樣也得益于部分城市在扶持房地產行業。因為年初的時候很多房企都受到了沖擊,為了扶持這些企業的發展,不少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放松了調控。
也正是因為如此,為了進一步促進未來樓市發展的穩定性,國家再度“官宣”接下來樓市調控的一個重要方向。
近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對“四個字”再度強調,那就是“房住不炒”。
這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的,最早是在2016年提出的,具體內容就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而這一次國家再度重申“房住不炒”,同時也要堅持租購并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顯然,國家對于“房住不炒”這個調控方向是很上心的,這是未來樓市發展的一個主基調,同樣也表明了要抑制房產投資現象的決心。而就在這一次對“房住不炒”一錘定音之后,有一類人就要小心了,那就是炒房客。
這些年來,很多炒房客為了投資賺錢在手里囤了大量的房子,在房價大漲的同時,他們手里的多套房產就能實現增值,這樣一來他們就能“賺差價”了。
但是按照目前樓市的發展趨勢來看,房產投資行為現在已經被“針對”了,像是限售、限購、限貸等政策都是“房住不炒”落實的重要體現。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樓市中炒房的門檻會變得越來越高,那些在手里留著多套房子的人以后可能會面臨更高的持房成本。如果用來投資的房子不盡快賣出去,或者炒房客依舊沉迷于炒房的話,以后有很大的可能會得不償失。